首页 游戏智库 三国杀国战核心策略解析:阵法技、围攻机制与游戏规则详解

三国杀国战核心策略解析:阵法技、围攻机制与游戏规则详解

游戏智库 2025-04-02 20:58:36 131 瑟利游戏网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三国杀国战思路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三国杀国战的核心概念和策略,包括阵法技、围攻机制以及游戏规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国战技巧。

三国杀国战核心策略解析:阵法技、围攻机制与游戏规则详解

阵法技与围攻机制

我们来看阵法技和围攻这两个关键概念。

阵法技:

- 文字描述:在全场存活角色数为4或更多时锁定生效的技能。拥有阵法技的角色可在其准备阶段开始时或出牌阶段发起“阵法召唤”。

- 技能说明:

1. 发动主体:拥有阵法技的角色才能发起。

2. 生效条件:全场存活角色数为4或更多时锁定生效。

3. 发动时机:阵法角色的准备阶段开始时或出牌阶段。

4. 发动方式:阵法角色发起“阵法召唤”。

5. 阵法响应:按逆时针顺序,一次明置其一张武将牌。

6. 阵法效果:形成相关阵法条件后的不同武将的技能效果。

通过分层和顺序的说明,配合不同阵法技的例子,相信阵法技不再复杂。

具体例子:

以姜维主将时,拥有技能【天覆】为例:

- 当场上4人或以上存活角色时,姜维(已亮将)的准备阶段或出牌阶段,可以发起“[天覆]阵法召唤”,此时根据[天覆]所需要的[队列]阵法要求,需要“相邻”关系,所以姜维的上家和下家都可以选择响应召唤而进行明置。

- 全部响应完毕后,例如姜维的上家和下家,都是蜀势力的,则“上家、姜维、下家”形成队列阵型,此时锁定生效[天覆],此时姜维拥有技能“看破”。

围攻:

- 定义:一名角色的上家和下家为两名势力相同的角色(且与该角色势力不同)时,该角色被“围攻”,成为“被围攻角色”;该角色的上家和下家成为“围攻角色”;该“围攻角色”和“被围攻角色”处于同一“围攻关系”。

- 简单说明:A,B两个势力,ABA座次就是围攻关系,A为围攻角色,B为被围攻角色。

三国杀 (国战)的游戏规则

我们详细解读三国杀国战的游戏规则。

一、挑选武将:

- 每名玩家分发五张国战武将,选择两张同势力武将作为自己本局势力归属。

- 力量值为两张武将勾玉相加后向下取整(例:2+1.5取3)离血量近的为主将,远的为副将。

二、进行游戏:

- 随机选择一名玩家作为起始玩家。由该玩家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以回合的方式进行。

- 每个玩家的回合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回合开始阶段 -> 判定阶段 -> 摸牌阶段 -> 出牌阶段 -> 弃牌阶段 -> 回合结束阶段。

三、角色死亡:

- 当一名角色的体力降到0时,即进入濒死状态,除非该角色在此时使用“酒”,或有角色使用“桃”来挽救该角色,否则该角色死亡。

四、明置与暗置:

- 将武将牌翻面的动作。明置是将一张武将牌从背面向上翻转为正面向上,暗置为将正面向上翻转为背面向上。

五、势力与性别:

- 角色所属势力,势力相同的角色胜利目标相同。角色所属势力在武将牌左上角表示,即“魏”“蜀”“吴”“群”。

六、珠联璧合:

- 珠联璧合表示了武将之间的联系。武将牌下方的其他武将姓名表示了可以和此武将牌形成珠联璧合的其他武将。

七、新概念解释:

- 明置与暗置:将武将牌翻面的动作。

- 势力:角色所属势力。

- 平置:两张武将牌平行摆放的状态。

- 叠置:将两张武将牌重叠放置。

- 取消:将一张牌对一名角色的目标取消。

通过以上解析,相信大家对三国杀国战的规则和策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大家在国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瑟利游戏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04010号-36